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澳亚国际如何举报 > 新闻动态 > “双面”悍将武庭麟:为人冷酷,以杀立威,21天杀死打伤2万日_日本陆军_洛阳_河南

“双面”悍将武庭麟:为人冷酷,以杀立威,21天杀死打伤2万日_日本陆军_洛阳_河南

发布日期:2025-04-16 08:09    点击次数:196

序言

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日本陆军为挽救南洋孤立的日军,摧毁美国在华空军基地,打通华北到华南以至印度支那的大陆交通线发动了豫湘桂战役。为了打赢这场中日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战,日军从本土及中国东北调集了各兵种部队总计约51万人参战。

豫湘桂战役的第一阶段河南会战,日军出动了约15万兵力,国民党军集中了35-40万兵力。1944年5月18日,日军菊兵团(第63师一部)攻击洛阳,守军第15军配属第94师依托城防工程,顽强抗击1昼夜,使敌攻击受挫。日军华北方面军令第12集团军司令官指挥第110师一部、坦克第3师主力、骑兵第4旅和菊兵团攻击洛阳。守军孤军奋战至25日分路突围,洛阳失守,中日双方在洛阳的激战史称“洛阳保卫战”。

“洛阳保卫战”其实早就打响了,从1938年开始,日军就不断派出飞机对洛阳进行频繁轰炸,日军的轰炸是无差别的地毯式轰炸,平民死伤无数,还投掷大量的毒气弹,摧毁民用目标,目的就是制造混乱,摧毁洛阳军民的意志,高频度的轰炸一直持续到1940年才告一段落。

展开剩余91%

日军“河南会战”第一阶段的主要军事目标是夺取行都洛阳,中国统帅部判断出日军的企图后,制定了“以弱势兵力守卫洛阳城吸引日军大部队,其他中国部队在外迂回对攻击洛阳的敌军实施反包围并一举歼灭”的战略计划。此项计划如果能成功实施,必将给日军造成沉重的打击。

然而,“河南会战”的指挥者蒋鼎文、汤恩伯惧敌畏战,“河南会战”刚开始不久,国军就成溃败之势,洛阳成为一座孤城,“洛阳保卫战”也成了“河南会战”中最惨烈的战役,守卫洛阳的国军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令敌人胆寒令后人惊叹!“洛阳保卫战”中守卫洛阳的是武庭麟将军领导的15军和94师。

5月7日下午2时,15军接到14集团军命令:一、着15军军长武庭麟统一指挥94师担任洛阳之守备;二、着94师死守洛阳城,15军即占领洛阳外围既设阵地,协同94师固守洛阳10至15日。

“双面”悍将武庭麟

武庭麟,1892年出生于河南伊川寨街(今白元)王庄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曾在多所军校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和训练,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2期毕业。武庭麟生于乱世,发迹于军阀混战,算得上是一员悍将,更是一名枭雄。从他的身上,能看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冷酷无情,也能看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铁血勇猛。

武庭麟的旧部张纪伦曾写过一篇长文《我所知道的豫西土著军阀武庭麟》,里面对武庭麟有过详细的描述,我在这里以此文为据,将武庭麟的性格特点简单总结如下。

张纪伦从1926年(武任陕西陆军第二师步兵第三旅旅长)到1941年(武任国民党第十五军军长),曾在武庭麟部下充当过司书、学兵、参谋、参谋主任、参谋处长等职。

·敢闯敢拼。

辛亥革命前后,天下大乱,豫西也不例外,群雄并起,混战争霸。武庭麟毅然离开洛阳县立高等小学堂,投笔从戎,投到张钫部的模范团当兵,后被保送至军士学校就读。毕业后,武庭麟很快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几年后便升迁至镇嵩军第二路第四营营长,归张治公管辖。

1924年,武庭麟随陕西陆军第二师参加直奉战争,1925年,武庭麟参加胡憨战争,战后升任该师步兵第三旅旅长,1926年,张治公部夺取洛阳。1927年5月,冯玉祥(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北伐,在洛阳以西击败张治公,武庭麟率残部退到家乡王庄村蛰伏起来,暗中纠集旧部扩充实力,镇嵩军头子刘镇华接受冯玉祥的整编,所部被编为第二集团军第八方面军。武升任第八方面军第四军第八师师长。此后,武一直追随刘镇华、刘茂恩,先后任第六十七、第六十四师师长。

1937年抗战爆发后,武庭麟率部在山西参加抗日,1939年,武庭麟升任第15军军长,1944年“河南会战”中,武庭麟率部奉命守卫洛阳。

·心胸狭隘。

武庭麟在军中任职多年,职务上经历过多次调动,有升有降,无论是升还是降,武庭麟都是“宁为鸡头不做凤尾”,有时候,宁可降职,也绝不做副职,始终信奉“实力第一,主官第一”。

武庭麟自从出任镇嵩军第二路第四营营长后,就开始着手培养个人的心腹,组建只效忠于自己的封建团体,这一手段一直延续到他当师长和军长。

起初他成立了一个体操班,任炮兵团团长时将其扩充为技术连,任第三旅旅长时又成立了一个学兵连,直到任第十五军军长时仍保留着这两个编制外的单位作为训练私人的机构。受训成员都是他亲自从所属部队的士兵中挑选的,并亲自督导训练。直接领导这些单位的人,都是他的心腹。第三旅学兵连连长张肃是跟随他多年的勤务兵,技术连连长孔均以及这两个连的班、排长,都是原第四营体操班的成员。

另外,武庭麟任人唯亲,对自己的子侄(武良杉、武良楠、武良源等人),不论能力如何,都是破格提拔。对于不是他“圈里”的人,即使能力再强,对其再忠诚,都会遭受排挤,如保定军校毕业的赵和璧,从1930年跟武庭麟当师参谋长起,到武任第十五军军长时还是一个毫无实权的参谋长。后来,武庭麟干脆以“赵和璧不是陆大毕业”为由,将赵和璧弃之不用。

武庭麟还是一个睚眦必报的“小人”,张治公所信任原陕潼护军使署军需王质夫曾与武庭麟有积怨,1928年冬,武庭麟借故将王质夫拘押,日夜拷打逼供,武庭麟审讯时大声责骂王质夫:“谁想到你这炙手可热的护军使署的大军需也有今天!”小人姿态栩栩如生。

1931年,武庭麟违规讨债逼死其绸缎庄职业领东掌柜张老四。武庭麟动辄打骂部下官兵,对家乡父老也是毫无仁慈之心,武庭麟在家乡王庄村营造了一所大花园,洛阳失守后,武庭麟携全家逃跑,村民们将花园围墙拆除,日本投降后,武庭麟秋后算账,将参与拆墙的村民们均遭报复。

·贪财好杀。

武庭麟担任连长的时候,就开始通过多种方式搜刮钱财,除了榨取部属,执法犯法,还投资经营商业,与民争利,另外勾结地方,贪污腐败。

1928年春进军平津时,部队财政极为困难,粮秣多就地筹集,官兵多穿草鞋:每月每个士兵只发补助费1元,班长2元,军官6元。在这样情况下,武竟有钱投资经商、置产,其对部下之狠毒可见一斑。

1929年秋武庭麟部驻安阳时,武保荐其副官长邢预培任安阳县县长,军需主任杜廷荣任卷烟特税局局长,书记官王洁仁任棉花税局局长。1933年武部在大别山时,他又保荐邢预培任安徽省立煌县(今金寨县)县长。毫无疑问,这些人搜刮所得,武庭麟必分得一部分或大部分。

抗日战争期间,他利用部队名义由中条山派人去敌占区从事走私活动。

……

武庭麟为人冷酷,喜欢附庸风雅,以“儒将”自称,治军打仗却“以杀立威”,武庭麟的家乡有“打孽”的不良风俗,武参加镇嵩军后,受刘镇华“以杀立威”的影响,其残忍的程度更是变本加厉。

打孽:报仇,械斗。姚雪垠《长夜》三二:“陶菊生对于这一件打孽事儿不敢向赵狮子打听任何消息,也不敢告诉别人。”自注:“打孽,就是报仇。民国年间,河南农村打孽之风很盛。”

武庭麟升任营长后,曾率部多次参加剿匪,武庭麟剿匪,不纳降,土匪即使投降,也会被杀害。武庭麟不仅杀土匪,还杀害土匪流窜地区的村民,只要被认为有嫌疑,随意杀害。一次,部署抓到一个村子的青年,青年拒不承认自己参与过土匪作乱。武庭麟也不废话,抽出卫士背上的大刀向那青年脸上猛刮。那青年眼珠被挖出,惨叫两声毙命。

1933年,时任第六十四师第一九0旅旅长武庭麟随刘镇华(任豫鄂皖边区''剿匪''总司令)参加对大别山区的“围剿”。武庭麟执行“三光”政策最为彻底,武对部下说:“在搜山中多杀一个人,就等于多毁掉'共匪'一部电话机。无论瞎子、拐子都不能放过!”不分男女老幼,被武庭麟刺死或者活埋的人不计其数,手段十分残忍,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就是这样一位“狠人”,却在“洛阳保卫战”中立下大功,在日寇面前“杀出了威风”。

血战日寇

日军第63师团、坦克第3师团、骑兵旅团及日军其他部队,兵分数路向洛阳进攻,陕县、灵宝、卢氏、洛宁、伊川、嵩县、偃师、孟津等区域的国军相继溃败或者逃跑,洛阳变成了一座孤城,武庭麟做出了一个军人应有的“大度”和“气节”,他亲率嫡系15军出城布防应敌,令94师在洛阳城内坚守。

第15军军长武庭麟设指挥部于洛阳北邙山之上清宫,第64师师长刘献捷、第65师师长李纪云布置在西工及邙山岭庄王山、青莱冢一带。临时调归第15军指挥的第14军第94师(川军)张世光部布置在城内,各部加紧构筑工事准备迎击日军。

5月5日,防守关林一带下池、七里河、兴隆寨、翟家屯、小屯等地的15军64师率先与日军前锋交战,64师损失殆尽,死战不退,师参谋长王振宇在西工阵地指挥作战时遭日军阻击手偷袭,重伤后不治身亡。2天后,64师大部分撤至第二道防线作战,与65师的防守区域几乎相连,武庭麟根据战场态势,迅速做出调整。

武庭麟把第65师防御的方向做出了调整。前进至邙山望朝岭、营庄、上清宫、庄王山、后洞一线,考虑到第64师伤亡较大,战斗力下降较为明显,让这个师守住邙山南麓史家屯、苗沟、烧沟到城西北角关帝庙一线,充分利用当地梯田斜坡、悬崖壕沟,以及村民石头垒砌的石块墙的缝隙形成的枪眼等办法,打击日军。因为日军向这里进攻,由于地势所迫,必须采取仰面向上,整个身体暴露在外,无疑,可以更好地提升射击的精准度。

15军官兵多为豫西人,他们不愿看到家乡沦陷,百姓遭殃,都是抱定''杀身成仁''的决心保家卫国,日军每前进一步,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64师和65师在外围阵地和日军血战10日后,减员一半以上,

武庭麟不断向蒋鼎文、汤恩伯呼救,请求支援,得到的答复是:“增援部队被日军死死的阻击在路上,望他率领忠勇将士,无论如何再坚守数天。”

日军的增援部队却源源不断赶至洛阳,援军人数高达35000人,日军的意图是将15军及其他援军全部赶进洛阳城,然后重兵包围后一举歼灭。15军及94师人数则不足2万人,22日午后,蒋介石派飞机给15军投送蒋介石手令:“着仍固守洛阳,勿轻信谣言,至迟一星期,我必负责督饬陆空军增援洛阳。”

武庭麟根据蒋介石的手令再次变更部署,主力全部撤入城内,与94师合力守卫城厢。但是,蒋鼎文、刘峙抗拒执行驰援洛阳的命令。守城将士不知情况,就依托城内建筑物,修筑工事,与日军展开巷战。

15军接受固守洛阳的任务后,立即对洛阳的布防进行研究。洛阳周围原有阵地是按12个团的兵力构筑的,而目前全军只有7个团(15军4个团,94师3个团),兵力严重不足。

日军也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为了减少伤亡,日军开始在城下喊话劝降:

“武庭麟将军,皇军自入中国以来,所向无敌,攻城没有超过一周而不下者。今将军守洛阳,十有余日,尽到了守土之责,也显示了你的军事才能,武将军是河南战役中的最能打仗的人。但现在洛阳外围,百里内外,已无中国军队,援军无望,坐以待毙,实属不智。为将军计,以停战归顺为上策。如果从命,自将军以下各级官佐一律不动,薪饷照发,今限二十四小时内答复。如不从命,皇军已准备就绪,攻城旦夕可破,到那时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武庭麟命令士兵炮击喊话劝降的汉奸,以示“血战到底”之决心,日军第12军指挥官内山英太郎又以保护洛阳白马寺为理由威逼白马寺的一名和尚给武庭麟送来一封僧侣的联名劝降书,气得武庭麟将送信的和尚暴打一顿。恼羞成怒的日军不再劝降,下令攻城。

残酷的洛阳保卫战打响了,日军集中了400多辆坦克,数十架飞机和100多门重炮向洛阳城发起了猛轰。第15军和第94师建立的阵地,包括洛阳城内无数的民房和古建筑都被摧毁,到处都散发出呛人的硝烟味。

猛烈的炮击过后,日军使用坦克开路,甚至使用坦克填平壕沟的浅沟处,其他坦克碾压着开过去,通过城墙的坍塌处开进去,守军与日军很快展开巷战。巷战十分激烈,场面惨烈。近身肉搏的场景随处可见:

当天下午,日军一支突击队攻入了西北运动场,在一家民房内与第64师特务连展开了隔墙战斗。日本兵举起刺刀冷不防向墙这边戳来,第64师特务连一个士兵,紧急中用手抓住了刺刀往下拉。日军抽回刺刀,这名士兵被当即割掉了两根手指头。特务连士兵在断墙边用刺刀、砖头与鬼子厮杀,这股30来人的鬼子全部被打死在断墙脚下,墙上的砖头打得稀巴烂、满地都是带血的砖头、刺刀和双方士兵的尸体。

洛阳城内街道狭窄,房屋鳞次栉比。第15军在城内各街道、房屋修建工事,将各户通街的门窗全部堵死,墙上挖上枪眼对准屋外,人躲在室内向外射击。各院墙壁挖通,来往自如,房顶上设置机枪掩体,向街道上射击、投弹。日军组织进攻,以坦克为先导,步兵跟在后面,向十字街挺进。第15军官兵奋起抵抗,子弹打完后就拆下砖头砸向鬼子。

武庭麟的15军及94师在外无援军,内无粮草的情况下,战斗意志毫无减弱,武庭麟的狠劲一上来,表示即使拼光了部队,也要咬掉日军身上一块肉,让他们尝到“痛”的滋味。

5月23日晚上,大批日军涌进洛阳城,洛阳城已经无法坚守,守军已经完成上级下达的守城任务,武庭麟遂率部分兵突围,5月24日,15军及94师部分官兵突出洛阳城,5月25日其他各路部分官兵成功突围。

洛阳保卫战,武庭麟率领15军和川军第14军94师共1.8万余人,孤军血战5万日军,从5月5日—25日,21天杀死打伤日军2万余人,成为河南战役中坚守时间最长,歼敌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武庭麟突围到卢氏后,全军1.8万余人只剩下了官佐316人、士兵1795。

客观地说,武庭麟抗日有功,在“洛阳保卫战”中的表现更是大放异彩,彪炳史册!但是,武庭麟为人冷酷无情,杀人如麻,罪大恶极,实在是难以饶恕!

结语

抗战结束后,武庭麟参加了内战,是死硬的反革命顽固派,残酷杀害革命群众,甚至残害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另外,武庭麟的亲人在家乡仗着其权势,横行乡里,欺男霸女,祸害一方,如武庭麟的大侄武良耕,奸淫妇女,同旌妇女亦多有被其奸污者。在豫西尤其是洛阳附近各县,不论男女老少,提起武家,都是痛恨至极,人们送给武庭麟一个外号“五阎王”。

1947年11月4日,武庭麟在郏县被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谢(富治)兵团第十旅(旅长周希汉)俘虏。1952年12月11日,武庭麟于洛阳被处决。

发布于:天津市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